登录/注册 搜索

最初的怀化-榆树湾(下)

发布时间:Dec 23, 2020 | 作者:到此易游



榆树湾下


上期说到,老街即将面临拆迁,那么在这弥留之际,小易带大家走进榆树湾,感受一下老怀化的气息。

  走进老街,小易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。看着老街我的目光又找寻到了一些老怀化的踪影,好像看到了那个巷子里的女人家能坐在一起话家常的时光。


   老街的居民说,西兴街还有一段现在已经消逝的下阶街,在他儿时,下阶街有一棵需要五六人牵手才能环抱的老枫树,夜幕降临时,满树的白鹭落在枫树,就像是老枫树也开了花,是老镇的一大景观。听着他的话,我的思绪被带到了那个他魂牵梦萦的地方,他诉说着他儿时的趣事,我听着他的思念和牵挂。



  老街是一条巷子通到头,有些地方窄到连行人迎面撞上还需要错身让路,老街的巷子也是破旧的,不同于古城的青石路板平齐整洁,西兴街的路面坑坑洼洼,有些路段地面还积着雨水。

   老街是不同于城市的,随着中国近现代的进程,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,城市的建设者们考虑的是大局大体上的方向,很少有人思索一条街道,一条巷弄,一个小区将如何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。


IMG_7411.jpg


  走进小巷时间的流动都仿佛变得慢了,生活在这快节奏的都市,形形色色的人们总是停不下匆忙的脚步,为了那份仅有的梦想,为了那颗不甘平庸的心,奔赴在这一场未知的旅途中遗失了太多憧憬的美好。蓦然回首,去看那一路走过的足迹,却发现,忙碌中的我们早已遗失了昨天。而走在小巷中,我好像遗忘了哪一份不知从何而来却如蛆跗骨的焦虑。

老年人都是孤独的,这样的孤独体现在太阳下更加明显。老街也不乏人去屋空,瓦烂檐朽的情景。


  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下,镇子上临街的民居开起了店铺做起了生意。



  这个巷子里每一个人都是小小的个体,都有着不同的故事,有人声名远扬,有人默默奉献。他们就在我们身边,我们走近一点在走近一点,我们发现了一家开了十年的老裁缝铺。



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裁缝作为一个刚性需求极大的行业,曾经是一个很吃香的行当。入百家门、吃百家饭,备受人们的尊重。如今,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,裁缝这一行业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圈。小小的店铺里除了两台缝纫机,还摆放着一张裁剪布料的工作台板,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,周而复始地进行着“画线”、“裁剪”、“锁边”、“缝纫”、“订扣”、“熨烫”等工序。


裁缝店.jpg


  过去有句老话: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”这是老一辈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。现在在这个物质不再匮乏的时代,家里总是堆了很多看似很新却又不愿再穿的衣服。


  这里是老榆树湾的上阶街又叫西兴街,是榆树湾现存的唯一一条巷子了,有些无人居住的老屋子上现已经结满了蛛丝,挂在门上的灯笼现已经落满了灰,木门上贴着的门神也褪了色,它是否还守护着这一家一户的平安。


门神.jpg


  在这人人都走出老街,走出城市的大时代里,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,为自己,为家人打拼,这份勤劳与艰辛是没有错的。只是看着这逐渐凋敝的老街,孤独的老人,终究,我们是有着愧疚之情的。时代的发展,总要有应变之策。留住一片土地,才能留得住我们的乡愁!


  想要了解更多怀化的风土人情,旅游资讯就请关注我们吧


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


更多精彩

扫码关注